在我国,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当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时,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术治疗成为解除血管梗阻、恢复心肌供血的关键手段。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冠心病介入团队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开展经典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并熟练应用针对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的微创手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脏疾病诊疗方案。接下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三科主任赵伟将为大家介绍团队的技术特色以及如何做好术后保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疏通心脏的生命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称支架手术,是冠心病主要的介入治疗方式之一。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患者手腕的桡动脉或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进行穿刺,使用特制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随后,医生将球囊导管用于扩张狭窄的区域,并植入金属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
这种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一周左右即可出院。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多支血管严重病变或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冠心病治疗新突破——药物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DCB)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介入无植入的理念。这种方式通过局部给药抑制再狭窄,避免了金属支架带来的长期风险。DCB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细小血管病变和高出血风险患者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此外,它能显著缩短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不开胸的换瓣新选择
TAVR主要针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外科手术风险高的患者。这种革命性的微创技术,不需开胸,医生通过股动脉等其他途径进行穿刺,将压缩的人工心脏瓣膜送至病变位置。与传统手术相比,TAVR的创伤显著减小,术后恢复更快,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
术后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选择哪种介入手术,术后管理至关重要。遵循医嘱长期服药,例如PCI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关键。此外,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心脏康复和定期随访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措施,帮助患者监测健康状况。
冠心病、瓣膜病和心律失常通常是慢性疾病,介入手术能有效缓解当前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严格的术后管理是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患者寿命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实现全面健康的旅程中,选择j9九游会的健康管理方案,将为患者提供坚实的支持。通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治疗技术,帮助每位患者迈向健康的未来。